【作者親簽版】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走過十大自我洞察階段,活出豐盛的人生
【作者親簽版】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走過十大自我洞察階段,活出豐盛的人生
close
商品編號:03900197-1

【作者親簽版】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走過十大自我洞察階段,活出豐盛的人生

出版日 2025-06-01
定價 $310
優惠價 79折 $245
  • 分享至
數量
即將開賣
開放預購時間:2025-05-23 00:00:00
預計出貨日:2025-05-28
【限量作者親簽】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限量尚餘20份

限量 作者親簽!
好好生活家_艾迪蘇
《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走過十大自我洞察階段,活出豐盛的人生》

開始,設計自己想要的人生!

內容簡介

從「自我洞察力」開始,設計自己想要的人生!

左腦理性邏輯的「自我洞察術」╳右腦感性直覺的「生命靈數
獨家工具帶你從自身找到答案和力量,
好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郭源元(圖文創作者)、劉宸希(新聞主播)──好好推薦

「你想看見自己嗎?這是一本關於『看見』的靈魂工具書,每一個提問都幫助我們更靠近自己,無論是靠近『現在的自己』,或是『未來理想模樣的自己』。」——郭源元/圖文創作者

「當你開始選擇好好生活,世界也會為你開路。這本書,將喚醒你跨步向前的力量。」──劉宸希/新聞主播 

你絕對有能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關鍵在於:
你有多認識自己?
你是否敢於想像那個理想的未來?
你打算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並且義無反顧地去實踐?

知名自我成長平台「好好生活家」開發設計、廣受好評的自我洞察系統,
一步步帶你去認識自己、去想像、去選擇並行動! 

「好好生活家」艾迪蘇跟許多人一樣,曾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對未來感到迷惘;也曾經在嘗試的過程中追逐外界認定的成功標準,一度走上看似有所成就、卻未必適合自己的道路,越走越不踏實,甚至覺得不快樂。

直到某一次低谷期,他從外在追逐,轉向內在探索,人生迷霧竟頓時散開,也逐漸形塑出屬於他的理想未來。

本書提供的十階段系統,就是他綜合自身探索過程的經驗和體悟,獨家開發的自我洞察工具。每一階段都附有可以實際操作的練習,帶你先向內掌握先天與後天優勢、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挖掘出自己有熱情的領域,進而向外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成為活出真實自我的「好好生活家」。 

★好好生活家必備技能!自我洞察十階段旅程:

階段➊ 檢視目前的生活狀態
階段❷ 向內洞察「先天能量」,了解你的性格特質
階段❸ 向內洞察「先天優勢」,挖掘你的天賦才華
階段❹ 向內洞察「後天強項」,設定目標,培養強項
階段❺ 向内洞察「核心價值」,釐清真正重視的事情
階段➏ 向内洞察「興趣熱情」,找到深切熱愛的事情
階段❼ 向外建構「理想生活」,確立眞心想做的事
階段❽ 向外活出「使命感」,賦予生命旅程更寬闊的意義
階段➒ 自我實現三大習慣,由內而外打造理想生活
階段❿ 自我實現三大步驟,打造有靈魂的個人品牌 

作者簡介
好好生活家_艾迪蘇 Eddie Su

「Goodlifer | 好好生活家」主理人。
畢業於實踐大學,出社會後一腳踏入廣告界,一待就是十年。
職涯尾段開始聆聽內在,投入自我理解領域,展開各式學習研究,從色彩、數字到能量療癒,一路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現為多元工作者,同時擔任社群平台主理人、音頻主持人、療癒師、自我洞察諮詢師、課程講師、相關文創商品開發者等。
願自己莫忘初衷:「支持更多人活出內在力量與豐盛人生。」
▍IG:goodlifer.tw
▍Podcast: 我會好好生活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3900197-1
ISBN:9789861758480
EISBN:9789861758473
208頁,25開,西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認識自己,活出你想成為的樣子

第一章  與其安定的不自由,倒不如選擇充滿變化的人生
          自我洞察階段➊:檢視目前的生活狀態

第二章  擁抱真實的自己,生命也將產生奇蹟般的變化
          自我洞察階段❷:向內洞察「先天能量」,了解你的性格特質

第三章  發現你的天賦,讓你的獨特開啟生命的美好
          自我洞察階段❸:向內洞察「先天優勢」,挖掘你的天賦才華

第四章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永遠可以出發尋找答案
          自我洞察階段❹:向內洞察「後天強項」,設定目標,培養強項

第五章  人必須忠於自己,才是活出真實自我的唯一途徑
          自我洞察階段❺:向内洞察「核心價值」,釐清內在真正重視的事情

第六章  追尋心中的熱愛,你將活出更好的自己
          自我洞察階段➏:向内洞察「興趣熱情」,找到讓你深切熱愛的事情

第七章  沒有什麼比真心渴望,更能創造理想生活
          自我洞察階段❼:向外建構「理想生活」,確立眞心想做的事與渴望的生活狀態

第八章  每段獨特生命的旅程都帶有使命意義,無論大小皆能影響世界
          自我洞察階段❽:向外活出「使命感」,勇於帶來正面影響,為這趟生命旅程賦予更寬闊意義

第九章  在時間感模糊的時代,生活節奏感就是生命的指引
          自我洞察階段➒:自我實現三大習慣,由內而外打造成功的理想生活

第十章 AI時代成功活出自我價值的人
          自我洞察階段❿:自我實現三大步驟,打造「有靈魂的個人品牌」,綻放獨特價值,創造影響力!

後記  好好生活

看更多

試閱

認識你自己,你將活出你想成為的樣子

大家好,我是艾迪蘇。目前是「Goodlifer好好生活家_自我成長平台」的經營者,同時也是「我會好好生活Podcast」的主持人。過去的職涯,我曾在廣告業耕耘了將近十年的時光,感謝這段旅程帶給我無數的學習與成長上的滋養。而在職涯的尾段,我選擇聆聽內在的聲音,勇於追尋未來的想像,一邊工作一邊跨出舒適圈,展開了諸多的嘗試。這段自我實踐的歷程,悄然間引領我踏入身心靈探索的旅程。

這條路上,我成為英國Aura-Soma靈性彩油的官方註冊諮詢師、天賦洞察諮詢師與教師、生命靈數諮詢師等自我探索領域相關之身份。無形之中,形塑了現階段理想的樣貌與生活。

曾經的我,與很多人一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也曾經在嘗試的過程中,追逐著外在所認定的成功標準時,一度走上看似有所展現,卻未必適合自己的道路,過程中越走越不踏實,甚至感到不快樂。直到某一段時間,在情緒低谷的狀態之中,我開始從外在追逐,轉向內心的探索。不可思議的是,當我真正開始認識自己,頓時之間人生的方向與清晰感,竟如花綻放般從眼前展開。從未想過,因為對自我理解的熱忱,進而成為了相關領域的工作者,並且開始逐步活出更真實、更美好的自己。

在這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答案,往往來自於自我認識的同時,勇敢的去想像,並選擇活出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樣子。」

許多人都會迷失於「尋找正確的自己」這個問題之中,但是往往尋找到最後,你會發現,「生命的答案,往往不是來自於尋找,而是你每一次的想像,與做出的選擇。」

所以才有那麼一句話說:「你會變成,你選擇成為的人。」要變成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都是一種選擇。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人生只有一種標準答案、一條適合的路徑,又或者自己就只是哪種「人格」與「類型」,但事實上,我們的選擇遠比我們的既有條件,更能顯示出我們生命的真實樣貌。因為,你的選擇,會帶你去學習與經驗累積,比起過去你也掌握了不同以往的籌碼,過程中進而慢慢形塑你新的特質、樣貌與生活等等。

所以,生命最重要的不是改變,而是創造自己。當你越認識自己,就會發現:

  • 真實的你,從來不會只有一種樣貌。
  • 人生的道路,從來不只一條。

生命的歷程,無論在哪個階段,只要你心中仍懷抱渴望,對未來依然存有想像,你就有能力揭開屬於自己下段旅程的新方向與新意義。

要做出決定與選擇自己未來人生的方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寫這本書的目的

第一:支持渴望認識自己的人

活出真實自我,並非馬上放下一切立即去追尋理想樣貌,而是在這個時代,相信我們都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探索內在真實的渴望。「要相信,你永遠有能力,選擇自己想成為的人」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認識你自己。」在自我理解的歷程中,每一次的選擇,每一個目標的實踐,都將引領你活出更真實的自己。記住,是你的目標形塑了你對於未來的期待,是你的期待引發了你持續的行動,是你的行動創造了你未來。你就是這麼一回事。接下來本書將一步步引導你認識自己真實的本質,進而拓展出屬於自己的真實樣貌。

第二:引領渴望創造理想生活的人

理想生活不僅是是財富自由或時間自由等,而是基於發揮你獨特的天賦與價值,建構出來的理想狀態與生命意義,唯有先走一趟深度的自我洞察之旅,掌握自己生命獨有的本質與各層面的渴望,才能更好地與外在世界建立連結,創造理想生活。

第三:鼓勵大家成為好好生活家

什麼是好好生活家(Goodlifer)?好好生活家,是指一個人從自己的本質出發,在生活中先向內探索自我的內在世界,包含你的性格、天賦、核心價值、熱情、內在渴望,甚至使命感等等的,同時創造出屬於你的「生活價值」,並將此落實於生活之中,活出一個真實且有力量的自己。

然而,活出理想自我的關鍵,不僅在於「自我洞察力」與「未來想像力」,更在於「落實與行動」。很多時候,即便有再清晰的自我認知與未來想像,如果沒有相對應持續的行動力,理想終只會停留於想像之中。記得,「理想的樣貌,從來都是選擇與持續行動形塑而來的。」

請你一定要相信,你值得活出你想成為的樣子。而這其中,真正的關鍵是:

  • 你有多認識自己?
  • 你是否敢於想像那個理想的未來?
  • 你打算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並且義無反顧地去實踐。

請相信,你絕對有能力,活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接下來,本書將帶你走過自我洞察的十大階段,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線索,進而塑出下段旅程屬於你的理想生活。在這些十大自我洞察的過程中,將一起肯定你的性格本質、看見你的天賦才華、確認核心價值,發展興趣熱情與看見現階段的使命意義,進而形塑出獨一無二的理想生活。同時更與你分享在這個自媒體時代,自己的價值與成功,自己定義,帶你一起建立一個富有獨特色彩的個人品牌!

 

第一章:與其安定的不自由,倒不如選擇充滿變化的人生

自我洞察階段:檢視目前的生活狀態

 

縱身一躍吧!你先行,宇宙會接住你

很多時候,我們好像都好像習慣性在等待一個訊號、指引,甚至是天啟來告訴我們向前行吧,去做吧。大多時候我們對未知、對於新事物往往是感到恐懼的,但殊不知這是成長無可避免的過程。若你也感到對於生活索然無味、對於未來也感到迷惘,我想說的是勇敢前行吧,即便是宇宙想要支持你,首先也需要你先縱身一躍,將你的命運拋向未知。如果有一天當你不斷感受到心的召喚時,不要選擇持續安定,去選擇勇氣而非恐懼,不要想著會不會失敗,而是思考著你想過怎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人,接下來我相信你會感受到生命真的充滿無限可能,但這個前提是給自己個機會,勇於去體驗、去嘗試,去為自己勇敢一次。

2020疫情爆發那一年,可以說我職業生涯一個轉淚點的契機。我相信那一年也是許多人的一個契機點。那一年我開始跳出舒適圈展開諸多的嘗試,當然一開始我跟很多人一樣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到底可以做什麼、嘗試些什麼,但是我永遠記得一句話:「如果不知道選擇哪一條路,那就隨便先選擇一條路吧,然後走下去就對了。不要擔心搞錯,你不會失敗也不會錯,因為你所選的路,就是你原本該走的路。」

於是,我開始嘗試重拾過往的興趣畫畫這一件事,開始一邊圖文創作一邊於網路上分享,回想那一陣子雖然很多時刻我真的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幹嘛,但至少我心中擁有一股想改變的渴望,但畫了好一陣子後總覺得畫畫的社群真的不容易經營,也讓自己思考著這項興趣真的是我的熱情嗎?

那時的阻礙與困惑,也讓我開啟另外一個社群也就是目前「Goodlifer | 好好生活家」的平台,是一段十足寶貴的自我成長歷程,更深一層的認識自己,更進一步的看見自己,甚至是「創造自己」。所以,如果把經營社群當作自己的一個成長紀錄,是一件簡單且有意義的事情,甚至令人感到興奮的事情。因為那不僅是你的成長軌跡,更深一層意味的事,你想為自己寫下什麼樣的故事,你會發現這一條成長的路徑上,是你的每一個選擇,決定了你的故事走向,而這每一條分岔路徑都能看見自己不同的面向。

記得那一年大家很瘋迷經營網站可以創造被動收入等等的,我也一股腦從零學習起架設網站、經營網站、SEO流量導入等等,大概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我就把網站經營起來,被動流量當時就已達到近百萬,被該領域的各家領導品牌看見,創造了實質的主動與被動收入,有一段時間甚至只要寫一兩篇文章就超越當時的月收入,這樣的成果確實帶給當時的我很大的成就感,好像努力是有所回報這件事情是更加肯定的,也看到自己未來的一道曙光。

於是,有很一段時間我腦袋追求的只有數字,每天想著如何創造更多流量帶來更多實質的收穫。不知道哪個時候,我開始感覺到自己就像機器一樣的工作,這件事情並沒有持續的帶來持久的且踏實的成就感與快樂感,我問自己:「這件事情真的適合我的嗎? 如果是為什麼我會不快樂?」但也因為這個困惑,我開始尋找起答案,開始透過自己較熟悉的閱讀方式裡試圖從中尋找到底什麼是幸福與快樂?

後來在心理學當中似乎看到亞里斯多德的指引:「真正的幸福快樂乃是基於努力自我實現而產生的。 自我實現指的是,個人在日生活中,透過發揮自己內在的潛能優勢,以滿足自己所重視的需求與價值觀,進而創造出美好的生活狀態。(幸福/快樂 的古希臘字「eudaimonia」就是由「eu (美好 )」與「daimon (真實自我 )」兩個字根組合而成,換句話說,實現真實自我就能夠完成美好的人生,打造出真正的幸福快樂。) 這個觀點啟發了我,我的真實自我是什麼?

於是我試圖從不同層面更進一步認識自己,我印象很深刻不知道哪一個瞬間,我內心突然有個念頭:「如果哪一天,我也可以幫助別人認識自己,去發掘自己更多的自我價值,那好像是一件蠻棒的事情。」沒想到,就是這樣的一個念頭,也為自己下一段旅程又埋下一顆種子。所以,很多時候,「不要小看你所種下的一個微小的念頭,它是會發芽的。」

因為這個念頭,讓我思考如果未來我希望成為支持更多人了解自己的角色,我似乎需要一項專業或技能,才能有所施展。在生命的指引之下,我成為英國Aura-Soma靈性彩油的諮詢師,這項專業主要是支持每一個人認識自己的靈魂本質、生命各層面的進展狀態,甚至帶來身心靈各層面的能量療癒。後來,再展開靈性彩油諮詢師的諮詢過程中,由於自己對於「自我理解」領域深感熱情,進一步研究自我理解相關的諮詢技巧,並不斷結合於每一次的諮詢過程,也在其中感受到自己對於幫助別人認識自己這件事情,不只是一項興趣而已,甚至感受到一股熱情的存在,你好像無形之中把這股熱情當成生命歷程其中一項使命,也或許是這樣使命感的形塑,不僅為自己牽引出更多條道路,甚至為自己拉高了更高的視角與視野。

生命中你能做什麼、可以做什麼的關鍵,絕非僅只是你是哪些性格類型,而是你對於某件事情、某個理念具有使命感。從那一刻開始,你開始不斷在追尋與實踐使命的歷程中,這個原本的「你」也在經歷著大幅的重組與創造,而且未來還可能持續創造著。

使命的概念:你在心中設立一個對你與對他人來講深具啟發性的目標,它源自你的內在渴望與信念,光是追求這個信念,就足以帶來創造人生的力量。

它是一個挑戰,但挑戰的背後也帶看見更多層面的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

使命感,不是「找到」,而是你的「選擇」,是你決定要讓自己投入其中。

使命感,是你在心中的高山上,向宇宙宣告這項目標。

使命感,是你接住自己、創造自己,甚至帶來一種幸福意義的強大能量。

使命感,是你透過這項目標讓自己和世界變得更美好。

所以,如果你能在心中找到一種使命感,由它來推動與指引你,你的生命也將變得高度的靈活與可塑性,你的每一個決定將不再只是為了逃避痛苦,而是能夠創造自己,甚至形塑你想成為的樣子。

回過頭看,沒想到就是當初那個在自己心中種下的一顆小種子,引領我成為英國靈性彩油官方註冊諮詢師、自我洞察諮詢師與教師、生命靈數解讀師、NGH催眠師等等身份,甚至在主持「我會好好生活」Podcast百大職人系列採訪各領域優秀職人,也帶我看見更多屬於每個人獨特的自我價值,形塑出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生命故事。

所以,在展開活出自我的冒險旅程之前,縱身一躍吧! 你先行,宇宙會接住你的。如果你還在等待一個訊號或一個指引,看到這段文字就是你的訊號與許可證。請先好好深呼吸,勇敢躍進未知的世界吧。

 

自我洞察階段:檢視目前的生活狀態

接下來每一個章節的後面都有一條自我洞察的階段性思考與練習,希望帶大家在跳入未知世界之前、向外做出每一個選擇之前,都能先好好的「向內洞察」,藉此覺察生命歷程的每一個狀態,也在這過程中去感受那些生命的線索,哪怕只是一個感覺、一個體悟、一個想法、一個念頭,都很有可能是打開你生命之門的其中一把關鍵鑰匙。首先在進入正式自我洞察內向探索之前,希望先帶大家檢視一下目前的生活狀態、你身在何處、你要去哪裡等。

生命軸線上三個永遠的問題

◼️第一:我是誰?

◼️第二:我要去哪裡?

◼️第三:我要怎麼去?

這三個問題是生命軸線上永遠存在的三個重要問題,我們要時時刻刻覺察它們的存在和回應它們。無論你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何時、何地,也無論你處在何種階段與視角,你都應該可以隨時做出回答。但是,你也要理解,即便現在的你暫時無法回答、又或者不斷修修改改,你也要開始有意識地在每日的生活之中,所做的任何事、所處的任何情境,試著開始探詢這些問題,也試著去自問自答,相信你會開始有不同以往的理解的。你會慢慢發覺這三個問題,會是你認識自己很重要的幾扇大門。接下來後面的每一條路徑都是依循著這個大方向而展開的,就讓我們一起展開一場自我洞察之旅吧!

 

時間用來做什麼,生活就是什麼

時間用來做什麼,生活就是什麼。生活累積了什麼,生命也就成為了什麼。 但「你」是誰?更重要的不是管理了時間,而是管理了「生活的意義」。 因此,好好認識自己,我們才能「更有覺知的」好好生活, 「更有覺知的」活出那個內在真實的自己。

這世上最公平的就是時間的存有,每個人一天都擁有二十四小時可以運用,但是不同個性特質的人,在使用時間上的表現方式卻各有不同,有的人透過努力把時間轉化成財富、有的人把時間運用在冒險挑戰上、有的人把時間投資在健康、有的人把時間分享給親情、愛情、友情中,而有的人把時間待放在舒適圈、有的人把時間停留在過去的種種悔恨與錯誤失敗中,這些時間形式的轉化沒有對與錯,都僅只是一種轉化形式。所以千萬記住:「你把時間用來做什麼,生活就會是什麼。」它可以變成金錢、它可以變成健康、它可以精彩的生命歷程等等,全看你如何運用。

美國史丹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金巴多(Philip Zimbardo)在其精彩代表 作《你何時要吃棉花糖?》從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和生命哲學不同面向多元的角度去探究時間觀,更提出了一個開創性的時間觀點,他認為:「時間比金錢更珍貴,而人們卻渾然未覺。」我們不會隨便把金錢贈與他人,更不會把金錢丟棄,但是在這世上有何其多的人為什麼可以肆意虛度光陰揮霍時間?

金巴多教授提出了西方世界最常見的六種時間觀,經過多年研究同時結合諮詢治療實踐,開創了「時間觀療法」,此療法暗示我們可以透過我們思考過去、現在、未來的方式,試著將注意力聚焦在當下與轉向未來,會讓人更快樂、更健康、更具幸福感。金巴多教授時間觀療法,從每個人對於時間的態度有不同的展現方式,主要分為六種不同的時間態度。這個「時間觀療法」幫助我們覺察自己如何看待和處理時間的,包含過去、現在和未來。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 觀念會影響自己使用時間的方法,也帶我我們一種新的可能性,其實我們可以選擇重構過去、詮釋現在和建構未來。

 

金巴多教授的六個時間觀

 

 

 

 

 

 

 

 

 

 

過去

過去正面時間觀

定義:懷念地看待過去,專注於幸福回憶與成就。

特徵:

‧感恩過去的經驗。

‧喜歡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

影響

‧增強心理穩定感與幸福感。

‧有助於建立自信和安全感。

過去負面時間觀

定義:對過去的經歷持負面回憶,專注於痛苦、失敗或創傷。

特徵:

‧經常懷念過去的失敗或不快。

‧容易陷入自責和憤怒。

影響

‧導致焦慮、抑鬱或低自尊。

‧無法展望未來,缺乏動力。

 

 

 

 

當下

當下享樂時間觀

定義:重視即時的快樂與滿足,追求感官的享受。

特徵:

‧喜歡冒險與刺激。

‧專注當下,享受當下。

影響

‧提升當下幸福感和創造力。

‧可能導致衝動行為或忽略長期規劃。

當下宿命時間觀

定義:認為當下或未來無法掌控,生活由命運或外力決定。

特徵:

‧對生活採取被動態度。

‧缺乏行動力與希望。

影響

‧容易導致抑鬱和無助感。

‧無法對未來進行有效規劃。

未來

未來目標導向時間觀

定義:重視未來目標,為長期成就規劃努力。

特徵:

‧計劃性強,專注於長期回報。

‧願意延遲滿足以實現大目標。

影響

‧提高成功率與成就感。

‧可能忽略當下的幸福與關係。

未來超越時間觀

定義:關注未來超越個人層面的目標,注重精神與靈性價值。

特徵:

‧對生命有深刻追求。

‧更關注對人類或社會的影響。

影響

‧增強精神力量與價值感。

‧可能忽略個人生活的實際需求。

 

「時間觀療法」,指出最好的情緒狀態是擁有高度「過去正面觀」、較高「未來時間觀」以及中度選擇性「現在享樂觀」的混合。簡言之就是,好好喜歡你的過去,好好為將來而努力,也懂的好好適時尋求當下的專注與享受。自己在過去似乎也是屬於較多比重的未來目標導向型時間觀,一邊工作一邊斜槓副業為自己尋求更多可能性,同時透過不斷將注意力拉回當下,著眼於熱愛的事物上創造心流體驗。

金巴多教授過去三十年來,他在十五個國家、針對成千上萬人進行研究,探索時間對人類心理的意義。在眾多的統計結果顯示,「未來導向」的人具有更好的習慣,做事深思熟慮、執行力高,顯示出對於未來有明確渴望、有上進心的人,更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社會中的中流砥柱大多也是這類人。簡直是成功人士和人生贏家的思維密碼。原來,他們看待時間的方法,從一開始就不一樣。

 

自我洞察階段檢視目前生活狀態思考與練習

思考方向:從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觀切入思考。

過去

練習1:目前從事什麼工作類型? 思考一下喜歡或不喜歡? 為什麼?

現在

練習2:目前的時間都花在哪些地方? 休閒時都在做些什麼?

練習3:如果用2~3個關鍵字形容一下自己最近的心情感受? 為什麼?

未來

練習4:生命之輪練習。(你重視的主題與價值觀)

職涯專家通常會協助個案從「生命之輪」(Wheel of Life)做為開始自我探索的開端。裡面包含各種生命主題,主要分成兩大部分右半部是「成就感」的實踐,左半部是「幸福感」的實踐,總共八個面向,可從中去覺察自己目前眼下生活的關注度,是否對齊自己心中所重視的主題與價值。同時,他也提醒著我們,人生有許多不同的面向,有時這些面向的重要性不亞於工作,甚至比工作還重要。

練習好處:

*   看到生活的全貌

*   開始覺察自己真正想做或在乎的事情

*   開始進行優先順序安排、進行計畫

*   找到自我平衡


【生命之輪練習】 

寫下你在今年剩餘的時間,有哪些重點實踐方向與計劃?

目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標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5:關於你的生日和忌日

人的一生就是兩個日子最重要,一個是你出生那一天,一個是你離世的那一天,而中間這段歷程就是我們可以體驗人生與創造生命故事的時間。當一個人開始意識到如果未來的時間有限,就會開始改變原本的動機與優先順序,開始追求眼前的情緒需求。如果一個年輕人開始覺察到時間有限,他可能會開始勇於去追尋自己內在的渴望。如果是一個中年人或老人開始知道自己時間有限,多半也會開始做些想做的事或感到舒服的事,像是把握時間去旅行等等。現在試著假設一下你的死亡時間,更有覺知的認識一下自己一生可能的長度,寫下你猜測的死亡時間----你的忌日。例如:我猜測自己希望大概活到八十歲----大概是剩四十三年左右的時間可以體驗人生,當我們覺察到時間有限,我想我們都會願意開始好好善用接下來的時間。

練習A.

寫下你的名字與目前的歲數,然後預計你會活到幾歲? 計算一下距離死亡你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體驗人生?

我___________,目前______歲,預測活到______,我在地球上還剩______年時間。

練習B.

如果你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活著,你覺得什麼事情對你來講是重要的?

然後你有什麼目標或夢想想要去追尋?

 

 

回到一開始那個「生命軸線上永遠的三個問題」:

  • 我是誰?
  • 我要去哪裡?
  • 我要怎麼去?

為了更有效率的向外活出真實的自我,我們都應該要先好好地向內探索,

才能更清晰的選擇一個更有意義的未來方向,相信我們都能在這一條自我洞察的旅途中,看見更多的自我價值,甚至為這世界帶來更多美好的意義。要記得,「人應該恐懼的不是死亡,應該恐懼的是從未真正地活過。」

因此,好好認識生活,好好活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
OSZAR »